切尔西俱乐部近期的球员交易策略引发了广泛关注,有媒体深入分析了他们这种“激进的操作方式”,认为虽然短期内对俱乐部的财务状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却不容小觑。
要全面评价切尔西的这一策略,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背景:他们在上赛季已经触犯了欧足联两项关键财务规则,同时在国内赛场上也通过某些“创造性”的会计处理手段才得以避免违规处罚。因此,这一操作方式的“成功”究竟能否持续,依然存在很大争议。从短期来看,这确实帮助俱乐部短暂渡过了一段艰难时期;但从长期来看,问题和未知数依然不少。
目前,切尔西的交易方式可以被形容为“高强度的球员买卖模式”。在过去的夏季转会窗口中,通过出售球员,俱乐部收入了约3亿英镑,这笔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满足了与欧足联签署的和解协议中的财务规定。根据协议要求,切尔西必须在接下来的三个赛季里单独控制每个赛季的亏损范围。有知情人士透露,2025-26赛季切尔西可能会勉强合规。
但在未来,俱乐部面临的风险会逐渐加大。切尔西近来之所以大举出售球员,原因在于此前通过处理资产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在未来将逐步从英超的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规则计算中作废。例如,2022-23赛季通过出售酒店和停车场获得的7650万英镑利润将在本赛季失效,此外通过转让女足所得的约1.987亿英镑巨额收益,也将在下个赛季不再计入财务平衡范围。
这意味着,切尔西未来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赖持续高频次的球员交易,将转会收入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补充资金来源,用以填补巨额的运营亏损。这种高度依赖球员流转的财务模式不仅难以长期维持,同时也使俱乐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这种策略也引发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如何衡量真正的成功。一家顶级俱乐部的目标最终应是赢得荣誉。尽管切尔西在近期夺得了欧会杯和世俱杯,但考虑到他们在球员引援和运营上的巨额投入,这些奖杯的实际含金量是否与预期相匹配,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